阅读历史 |

第132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小昭阳六岁时,郭茉莉自杀了。

在孩子年幼,最需要母亲陪伴以完善人格的时候,他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。

小昭阳尚不明白死亡的概念,他当时只知道,妈妈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了。

这些天,家里的管家女佣都行色匆匆,没有人在意幼小无措的他,更没有人抱过他。

某天,小昭阳被带到了一个挂了黑布摆满白花的大厅。

小昭阳听说,这个地方,叫作“郭茉莉的葬礼”。

在葬礼上,有很多人对妈妈大幅照片擦眼泪,和相片前的父亲握手鞠躬。

路过他时,那些人会面带同情的表情,摸摸他的头。

小昭阳喜欢被触碰。

但葬礼上的这些触碰令他难受。

不知过了多久,葬礼散场。

小昭阳被管家叔叔牵到了简宁伟的面前。

简宁伟坐在轮椅上,睥睨着他,仿佛高居王座之上。

小昭阳怯生生地问:“爸爸,妈妈在哪里?”

简宁伟冷着脸,没有回答。

眼泪瞬时溢满眼眶,小昭阳鼓起勇气,伸出双臂,再次开口:“爸爸,能不能抱抱我?”

简宁伟一把将他搡开。

面露厌恶之色。

轮椅自动行远。

给失去母亲的六岁幼童,留下一个毫无温情的背影。

转眼,简昭阳到了该接受正式教育的年纪。

简宁伟在诸多理念中,选择了宋明理学,并将“存天理去人欲”的理念,极端化为“灭人欲”。

不能懒惰,作息必须严格遵守科学制表。

不能贪婪,吃穿住行都要按照标准份量。

不能妄为,所有负面情绪都要隐藏压抑。

尤其是,不能肆意亲近他人。

无论身心,过度依赖他人,只会留下破绽把柄。

失去母亲的小昭阳人格本就尚有缺损……

此刻,又在父亲的强迫下,接受了十数年堪称疯狂的试炼。

简宁伟为什么这样对待简昭阳?

是嫉妒,是迁怒,是偏见,是苛求?

没人知道答案。

小昭阳渐渐成长为少年。

他原本亲近人的倾向,因为过分压制,逐渐成为病态。

从父亲那里学来“讨好人”的方法,让少年昭阳不计成本。

只要想交朋友,他就豪掷千金,买各种珍稀物品来讨好。

这招很有用,少年昭阳交到了许多朋友。

在和友人暗自牵手、并肩的接触中,他病态的渴望稍稍得到缓解。

可身体越是解渴,魂灵越是空虚。

少年昭阳知道,这些朋友都只为他的家世而来。

但这是他唯一学过的与世界相处的方式,他困囿其中,无法脱身。

少年昭阳渐渐成长为青年昭阳。

大学第一年,青年昭阳结识了一位难得的朋友。

那位朋友虽是富二代,却不在意物质,从没收过青年昭阳的礼物。

青年昭阳以为自己如此幸运,命中第一段纯粹的关系,就是难得的知己。

在某一天,简昭阳对友人敞开了心扉,讲述了自己的过去,以及自己从未袒露的接触渴望。

青年昭阳绝不会想到,那时友人的反应并非同情或惊讶,而是……

恶心。

“越有钱的人越变态吗?”所谓友人破口大骂,“原来你跟我勾肩搭背,都是为了满足你那些见不得人的欲望?”

之后,一系列难以入耳的用词,字字句句突破青年昭阳的心防。

他怎么也想不明白,自己和所有人相处的过程中,都很规矩,哪怕喜欢触碰,对友人也从未逾矩。

为什么自己要遭受这样的辱骂?

就像记忆里母亲斥责父亲“变态”一样。

后来,简昭阳才领悟,“友人”对他一直抱有纯粹的恶意。

那人就是见不得简昭阳拥有“完美家世”和“完美形象”,蓄意接近,只是为了摧毁他。

掌握了简昭阳的弱点,“友人”正式与他决裂。

不仅如此,自那之后,校内流传开关于“简氏独子怪癖”的丑闻。

校内师生都逐渐知道简昭阳有皮肤饥渴症。

有人对此敬而远之,有人利用这点蓄意接近。

青年昭阳也逐渐明白:图他钱财的关系,反倒不可怕。

看似对他什么都不图的,更需要忌惮。

丑闻开始成为富人圈茶余饭后的谈资,也自然流传进简宁伟耳中。

自己年轻不曾检点,简宁伟却敢对独子苛重。

遑论为简昭阳出气,他直接将儿子“遣送出国”。

“如果你留学期间还敢闹出什么新闻,就不用回国了。”

——父亲冷漠的要求,如梦魇,伴随了简昭阳整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