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96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“无妨。”陈织吟摆了摆手。“方姑娘是代我喝下,若是何姑娘觉得她喝不得,我便让我那侍女来喝,如何?”

若真让侍女来喝,那这何家面子可真就踩到泥地里去了,众人都明白这理,何龄自然也心知肚明,只得勉强点头道:“方姑娘喝了,也是一样。”

方如逸懒得与她们二人纠缠,想着江家的酒一定没什么问题,便仰头喝尽,不多时就道了句“不甚酒力”,得了借口去堂上坐着歇息。

陈织吟与何龄还在院中你来我往地拉扯,方才奉酒的下人却不见踪影。眼看马上就要开席,余照离开正堂去了耳房,那里早就摆好了席面,专给公子姑娘的侍女小厮们吃酒用饭。

方如逸坐了片刻,见杜迁跟着几个说笑的世家子从门外进来,往男宾的席面上去,瞧着似乎有些心不在焉。

众人往堂内走了两步,一名公子哥忽然回头拉了杜迁一把:“杜公子怎么不说话?莫不是被那女校书迷住了?”

杜迁回过神来:“林公子说笑了,我,我从不去教坊司,这女校书……也是头一回见。”

“原来是这样,怪不得你闷不吭声的。”林公子坐在一张矮几前。

方如逸遥遥听了一耳朵,这才想起,刚刚听余照说过,江府今日为了谢师宴,特意去教坊司请了一位极擅琴艺的女校书,想必方才杜迁就是被这位林公子,带去了正堂后面的小院,见那女校书了。

那林公子拉着杜迁坐下,有一搭没一搭地同他闲谈,可杜迁却不大有兴致。

方如逸只当他是个读书人,不喜宴饮攀谈,心里隐隐浮起一丝担忧,有些后悔今日带他一同过来。

她喝了两口茶,想着今日陈织吟与何龄都在,自己也不愿久留,暗自盘算着等正席完了,便寻个借口,早些带杜迁一同离开。

心绪未平,堂上已然坐满,江府的管家进了堂,立在尊位下高喝一声“开席”,众人却面面相觑。

江与辰不在,徐瑞也不在,这开的究竟是哪门子的席?

可这是在江府,众人不敢大声言语,等那管家出了堂,才有人小声道:“素来听说江国舅行事诡谲,难以捉摸,今日一见,还真是不输传闻!”

“可不是!我吃过那么多席面,还是头一回见自家办宴席,主人不在,让管家出来待客主持的。岂非毫无礼数?”

“哎哎,慎言!江首辅是礼部尚书,他教出来的儿子,怎会不懂礼数?”

“教?贤弟难道没有听说江国舅‘奉旨浪荡’的威名?江首辅哪里敢管教他!江国舅便是中了探花郎又如何?才学高,人品就上乘了么?本性难移啊!”

堂上一阵窃窃私语的讥笑,方如逸极不待见这些喝着主人家的酒,还要讽刺主人的公子哥儿,低着头只顾吃菜。

酒过一巡,管家从门外进来,拱手笑道:“今日贵客临门,我江家蓬荜生辉,特请教坊司琴艺熟手沈校书前来,为各位公子姑娘助兴。”

他挥了挥手,登时有两名小厮抬着一架七弦瑶琴,小心安置在堂中。

方如逸放下筷子,暗忖江与辰何时这般心细,摆个谢师宴还特特请来教坊司的女校书,可他自己却又不露面,实在猜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。

不过片刻的功夫,一名身姿柔美的女校书从门外进来,头上戴着明角冠,穿一身桃夭粉皂褙子,打眼一瞧,就认得出是与良家子两样的服制。

她款步走到瑶琴前,对左右低低一福:“奴家沈师微,拜见公子姑娘。”

众人随意瞥了她一眼,各自说笑饮酒,不去搭理她。沈师微早就习惯了这般冷落,提起裙摆缓缓坐下,双手放在瑶琴上,正欲要弹,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往杜迁的方向而去。

杜迁捏着一只酒盏,低着头没看她。她叹了口气,偷偷瞄了一眼女席,似乎想找出哪位是方如逸,可一时之间也没个结果,只好拨动琴弦,弹个恭贺登科的小曲。

曲过半首,堂上说笑声浓烈起来,方如逸胸口却一阵阵的发闷,脑中的神思也不清明了。

她搁下酒盏,心道江家的酒还真是厉害,虽说自己不善饮酒,可偶尔喝个十杯八盏也不成问题,今日不过才五六杯的功夫,那酒劲居然便上来了。

她思忖一番,起身往堂外的偏厅去,那里给姑娘们备了更衣和暂歇的屋子。

想着今日众人眼巴巴地要瞧陈织吟与何龄的热闹,自己躲开一阵也不打紧,她绕过正堂,沿着园子外头的长廊往前走,一路上竟一个小厮、侍女也没见着。

眼看就要到偏厅,一名小厮忽然从园子里出来,对她拱手一拜:“姑娘可是要往偏厅歇息?”

方如逸点了点头:“正是,府上怎的无人引路?”

小厮弓着身陪笑道:“我们江府极少办宴席,下人也不多,今日全在堂上服侍贵客们,后院这才无人。”

“原来是这样。”说话间,方如逸一阵头晕,忙扶着廊柱站稳身子,勉强道:“既如此,你也不必跟着我,前头就是偏厅,我自去便是了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