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09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的精神状态异于常人。】

【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,怎么写出异于常人的剧本?楼上说得好像你没被《我欲成仙》刀过一样。】

【啊啊啊啊啊本鱼粉永不服输!】

这条帖子从下午聊到晚上,就算楼主宣布练球结束,帖子里还是各种关于林济的讨论,有聊剧集的,有聊演员的,从林济的老剧聊到新剧,连剧评人的专业评价都被坛友们摆了出来。

楼主晒出了《我欲成仙》主角团的签名照,一众坛友也不甘示弱,纷纷找出自己珍藏的剧照。

有一位最绝的,居然翻出了当初《五月初雪》的男女主角签名照。

【笑死,小林最想消灭的黑历史。】

【楼上这张照片可以捐给电视剧博物馆,附上“编剧林济最想销毁的照片”标注。】

【这难道不是一个全员夸小林的楼吗?居然被黑子混进来了,有没有考虑过小林的感受?】

【不得不说,娱乐圈真是风云变幻,《五月初雪》的男女主角以前真的挺火的,现在已经彻底没消息了。】

【肖诚不也是名编剧吗?娱乐圈这群人少一些,咱们可以看的剧就能多出不少。】

【我喜欢小林的理由,不只是他写出了有意思的剧,还因为他确实影响了整个电视剧圈——各位不妨看一看,他火了之后,卫视剧的水准是不是稍微高了一些?】

【虽然确实有剧组在模仿小林,仙侠剧眼看着也要泛滥了,但小林毕竟是靠质量爆剧的,他给出的都是正向的引导。】

【大江卫视走的一直是品质这条路,只是其他卫视办不到而已。】

【希望小林的创作生涯再久一些,写到80岁吧,给我们多写一些有意思的好剧。我看剧其实不挑,但剧本是不是编剧用心写的,我一眼就能看出来。】

【小林加油!!】

……

打完一场球,林济只觉得整个人像散架了一般,第二天睡醒,胳膊和大腿特别疼。

不过运动了一场,他精力确实好了不少,原先他有些失眠,大脑像裹着一层雾似的,灵感全被挡住了。

可第二天一觉睡醒,林济却觉得大脑很清醒。

虽说之前有写《问》的经验,但林济心里清楚,在音乐圈他只是外行,《问》的歌词靠的是运气、deadle以及蔡云野对他的压迫,同样的经历再来一次毫无可能。

所以林济选择的依然是理论流路线,《音乐创作》《歌词创作技巧》……市面上的创作类书籍被林济搬回了大半。

他本人唱歌确实难听,不过林济觉得,音乐和剧本的创作是有共通之处的,只是音乐通过旋律表达,剧本通过文字表达,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剧集是对剧本的再创作,而将旋律传递给观众,则是通过对歌词进行创作的方式。

沉浸下来去思考的话,即使对写歌词这件事本身不熟悉,林济还是慢慢找到了一些感觉——来找他的大多是电视剧的主题曲和片尾曲,结合剧本故事来创作,难度又能再下降一半。

马鑫一天天目睹林济从在门外踱步转为奋笔疾书的状态,他估计林济是找到灵感了,于是默默上前,想看一眼林济写好的歌词。

经纪人:“……”

总结——看了还不如不看。

当林济的经纪人许久,他已经习惯对方如鬼神般的天赋,同时早已认识到天才与他这种凡人间存在的巨大差距。

从某种程度上说,马鑫已经不爱看林济的剧本了,看一次就会被打击一次。

但他还是会时不时踩到雷,就比如今天,区区几句歌词而已,竟让他编剧时期产生的自卑感再次升腾。

不管怎么说,林济好歹在约定时间以前把歌词交过去了。

他先交的是歌手雷希的邀约,雷希被源江卫视邀请唱新剧的主题曲,剧集基本已经制作完成,就等着雷希去录主题曲了。

源江卫视那边比较急,林济交得最早,其他歌手的邀约他之后也陆陆续续交了。

交过之后,林济最大的感受是——以后再也不写了。

要他写剧本,不管是长剧还是短剧,哪怕前期会卡,只要后期慢慢上手了,林济自然知道该如何排兵布阵,哪些片段容易牵动观众的情绪,哪里打脸……他的大脑就是精准衡量的尺码。

而歌词,虽说渐渐上手了,林济却没有和那些写词大家一拼高下的自信。

他还是更熟悉写剧本的节奏,尤其是长剧的剧本,虽说《杀机毕露》那样的悬疑探案剧他比较苦手,其他题材林济却愿意写上十遍二十遍。

林济非常珍惜现在的机会。

作为编剧,他的创作过程完全不受干扰,也不受资本掣肘,可以尽情地、随意地写自己爱写的东西。

这个时代的观众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剧集上,也愿意给编剧更多鼓励。

……

林济没有公开宣布自己在创作新的剧本,但他有日子没公开露面,不在微博怼人、不混论坛了,常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