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43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一直到下朝,百官才反应过来,最大的问题是,他们怎么就同意让一个女子入朝为官,还直接去执掌官学了!就算她是老太傅周苍的孙女儿,就算她才名远播,她也只有十八岁,还是个在室女,她的学识究竟够不够教导官学学子,还未曾证实!

不过她就是辅佐一下老太傅,只不过暂时顶了国子监祭酒的名头,似乎并不用太在意她本人的学识如何,难不成她还一辈子在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呆着?

可是既然此女已经入朝,日后总不能随便剥夺她的官位,所以她以后只要不做错事,至少也是个从四品官员,再进两步就能成为朝廷上的大员,这太荒谬了。

这次下朝,百官们都是皱着眉头离开的,一个个心里好像有一百个疑问,说也说不清楚。

倒是谢友怀,他一直没开口,却在下朝后拦下了谢秋莳。

“太女,可有时间聊聊?”

谢友怀面上扬起三分笑,他总是笑着,每次他一笑,就能柔和眉目的傲气,显得平易近人,所以他在外有礼贤下士的美名,唬了不少不明真相的人,投靠于他门下。

谢秋莳站直,打量着眼前的堂兄,她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谢友怀了,婚宴上匆匆见过的两面,是她将近四年里,与谢友怀唯一一次会面。

谢秋莳以前一直很疑惑,为什么他们明明是亲人,彼此之间的关系却那么僵硬,好像他们生来就是仇人,谁都不服谁,谁都想将对方拉下马,踩着对方的尸骨爬上去。

现在她明白了,她小时候的感觉没有错,她和谢友怀,就是天生的敌人。

这份仇埋得很深,从她父亲明成帝那一代,甚至是先帝那一代,就已经埋下了,当年老魏王没有从兄长手中夺得皇位,所以没保住自己的女儿,还让儿子顶着世子的名头活了一辈子,现在魏王一脉的希望都落在了谢友怀身上。

对于魏王一脉来说,明成帝只有一女,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机缘,可这一女心怀大志,手段了得,又是上天给与他们的磨难。

谢友怀从前从未将这个堂妹放在眼里,一个后宫长大的公主,有什么好在乎的?

直到三年前,皇帝有意立谢秋莳为太子,他才开始上心,三年刺杀,愣是没有伤到谢秋莳分毫,还让谢秋莳及笄之后,顺利登上了太子之位,现在更是让谢秋莳咬下了他的左膀右臂之一!

“自然,一同走吧,孤还未庆贺魏王大婚,王妃有孕了,受不得惊吓,想来会希望时刻有夫君陪伴身旁,魏王不急着回去吗?”

“不急,今日是本王成亲后,第一次上朝,朝会上站着的大臣多了陌生的身影,少了熟悉的身影,本王心中实在感慨,想多走几步,逛一逛。”

魏王落后谢秋莳半步,未曾与谢秋莳并肩,太子身份尊贵,哪儿能与她并肩而行,传出去就是魏王狂妄了。

“世事变迁,不以人之意志停留,有改变是好事,这说明朝廷还未变成一潭死水。”

谢秋莳不咸不淡地说,她实在是没什么心思,跟魏王聊天,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。

等周遭的人变少后,魏王突然开口,“还未恭贺太女殿下,得偿所愿,太女殿下好手段,小王佩服。”

谢秋莳愣了一下,随后轻笑,“魏王这是何意,还请明言。”

“上官清栽在殿下手中,他不算冤,只是殿下为何非要让周池婉入朝呢?难道殿下是觉得,周池婉能左右周家的态度,她能让周家倒戈向殿下吗?”

大概是仗着四周无人,魏王说话就更加大胆了起来,他不用那些遮遮掩掩的话,掩饰自己真正的含义了。

谢秋莳在一开始决定推举周池婉的时候,就知道一定会有人觉得,她是为了周家。

其实这么说也没错,一开始她确实是为了周家,想要让周家支持她,就如同历史上那些太子和他们的外祖家一样,亲密无间的政治伙伴。可这种想法,在得知第二日周浩清大病一场后,便彻底放下了。

周家到底是与她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,她心中唯有那个皇座,唯有天下,而周家人的心里,只有周家。

为了保全世家不灭,他们可以放弃一个皇嗣。

“谁知道呢,未来究竟如何,谁都说不清楚,难道魏王一开始就预料到,孤能站在你前头吗?”

谢秋莳一语双关,她在说此刻的站位,也在说她在朝堂上的位置,更是在说以后的结局。

她永远都会站在魏王前面,让魏王望尘莫及,永远追不上她!

魏王脸上的笑容僵住一瞬,随后又恢复了正常,他低笑一声,“结局还未定下,殿下是不是高兴得早了些?”

谢秋莳没有再说什么,她要去议政殿帮皇帝处理政务了,魏王也该去干他的活儿,魏王在朝中,也揽着一部分朝政,没有明确的官职,算是半个宰相,要与其他宰相商议要务。

分道扬镳的两个人,最终也会走向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。

江州

接下来的几日, 京城陷入了少有的平静里,所有部门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