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73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“佟举人,你何时请大伙吃饭啊!”

“恭喜佟二爷啊!明年一定旗开得胜,拿个状元回来,到时候大登科、小登科,真是羡煞旁人。”京城人都知道隆科多和科尔沁的蒙古格格指了婚,明年就要完婚。

隆科多晃着扇子,“同喜同喜,明年去佟府喝喜酒啊!”

……

康熙同样晃着扇子,笑叹道:“这隆科多混的不赖!”

佟安宁:“确实不错,不过我更在乎他明年的会试成绩。”

隆科多一听,立马苦着脸,“姐姐!这种时候就不要说扫兴的话了。”

伊哈娜笑道:“安宁可是为你好,这些人恭维你,多半是因为你的身份,等到你过了会试,腰板在京城就能挺得更直,如果能考个状元,那日雅就更有福气了。”

科尔沁的姑娘嫁过皇帝,嫁过王爷、一等公,还没有嫁过状元。

佟安宁闻言赞同地点头,“对,隆科多,伊哈娜说的没错,等到成了状元,别人就不说是那日雅下嫁了。”

隆科多更加无奈了,“两位姐姐,俗话说白日做梦做不得,我乡试都是吊车尾,会试还是有自知之明。”

康熙用扇子遮住嘴角的弧度,含笑看着佟安宁,想要看她怎么做。

“隆科多,你胆子肥上天了!”佟安宁似笑非笑地看着他,右脚往前迈了一步。

隆科多下意识后退二步,扇子也不摇了,脸上重新堆上讨好的笑,“姐姐,我马上就成亲了,您给我一个面子。”

佟安宁侧头想了想,觉得大庭广众之下确实影响不好,她可不想第二天京城传出隆科多的绯闻,想到此,也就不再理他,“这次就放过你了。”

“安宁,要不朕替你教训一下他。”康熙笑道。

隆科多顿时又紧张起来,皇上说的话是圣旨,他可不想沾惹。

佟安宁轻睨了隆科多一眼,“算了,我的弟弟还是我教训吧。”

隆科多立马喜笑颜开。

还是姐姐疼他。

佟安宁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
……

用过午膳后,一行人走走逛逛,在街上听说顺天府有热闹,一行人又去了顺天府衙门。

今天的案件有些多,佟安宁等人去的时候,第一个案件已经宣判了,如往常一样,顺天府外面围了一群民众,好多人都红了眼圈。

梁九功挤进去打听了一番,回来后,也是满脸唏嘘。

梁九功:“启禀二爷,刚才审讯的是何老太灭门案,听说这位收押的何老太因为家贫,捡了不少蘑菇给一家人煮汤喝,最后一家人都被毒死,她因为心疼孩子孙儿,没舍得喝,将汤都留给孩子了,最后一家人只剩下她一个人。自己来衙门自首,顺天府一开始不受理,后来实在受不了她天天来,就将她收押了,现在顺天府尹正在宣判。”

梁九功说完后,心中有些发酸,他也是穷苦人家出生,不得已才进宫当了太监,何老太这事谁也怨不得。

恐怕皇上、佟主子等人,想不到天底下会有人这样的惨事发生,比起易子而食,这种惨事更让人觉得悲凉,相信何老太余生都会活在悔恨中。

康熙也沉默了,片刻后,“是皇帝不称职,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!”

三藩之乱结束后,他心中的担子放下了一半,现在看来,为时尚早,在京城边上尚且有何老太这样的惨事发生,其余地方就更不用说了。

“奴才相信皇上英明,大清肯定愈来愈好。”梁九功立马道。

隆科多也开解道:“现在大清入关才四十多年,一切都才开始,当今圣上仁厚礼贤,明察秋毫,才高八斗,体恤民情,勤政爱民,还有我这样忠心的小舅子,未来大清肯定是一片坦途,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。”

佟安宁:……

虽然科举吊车尾,人还是努力读书了,估计这些话都刻进脑子里了。

伊哈娜微妙地瞅着他,脸皮厚的人最难缠了,她有些拿不准那日雅能不能收拾隆科多了。

……

周围的民众一开始听见康熙敢骂当今皇帝,都震惊地看着他,默默远离他,不敢围在他身边。

隆科多见状,嬉笑道:“二爷,您看,你刚才说的话把人吓走了!”

康熙:……

佟安宁面上带着些许嫌弃,“你确定不是被你恶心走的!”

这下隆科多被噎住了。

他们说话期间,顺天府尹已经有了宣判,何老太因为过失造成一家老小七口人死亡,本应入狱半年,本着“矜老恤幼”的传统,不予羁押,命所在村子的里正将人带回看顾,半年内不得出村走动。

何老太听到结果后,顿时老泪纵横,不断磕着头,口中含糊着:“俺有罪啊!俺该死啊!俺有罪!大老爷应该杀了俺啊!”

众人看着满头枯发,瘦骨嶙峋的老人家,觉得心酸不已。

等到何老太出来,有人觉得何老太虽然可怜,但是也贪生怕死,真想死,在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